【大阪大學】校門。
五年前來到大阪時,有特別跑了一趟萬博公園,當天其實本來也想逛逛大阪大學,但礙於時間的關係最後沒有成行。
這趟旅程大阪大學幾乎是放在很高的順位,也讓這趟旅程有幸在收集到名大和阪大兩所帝國大學的身影。
不過期待越高,失望就越高啊(笑)。
大阪大學的校園幾乎沒有太多讓我感覺到很有共鳴的設施,感覺是一幢又一幢研究與教學的建築所構成的校園。
【大阪大學】醫學創新與轉譯研究中心。
大阪大學位於大阪府吹田市,在大阪市區的北邊,也就是萬博公園的後方。
要先搭乘地鐵到「千里中央」站,然後轉單軌列車到「阪大醫院站」下車。
當然一出車站之後就是大量的醫學建築和研究中心了。
【大阪大學】醫學院。
【大阪大學】醫學部。
大阪大學醫學院非常的宏偉,有一種國防醫學院的感覺。然而阪大本身就是一所以醫學院起家的大學,醫學部作為阪大的門面當是不在話下。
要說版大的前身,便是幕末時代以來緒方洪庵的「蘭學塾」的學術基礎而建立了大阪市內的醫院。
後續再推升為大阪醫科大學與大阪工業大學兩所,開始吸納醫學與理工的人才,直到1931年兩校整併,成為日本第六所設立的帝國大學:「大阪帝國大學」。
這個緒方洪庵其實是很耳熟的,因為他就是日劇「仁醫」裡頭仁先生到長崎時所拜見的緒方老師。
緒方老師從長崎回到大阪後就著手開始進行種牛痘的治療法,為日本醫學貢獻頗深。緒方洪庵的宅邸就在淀屋橋的APA HOTEL附近,現在是一座幼稚園。
【大阪大學】人類科學學院。
人類科學學院的阪大校徽和旁邊的雷達算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建築物。
【大阪大學】校園一景。
沿著阪大的校園行走大概就很像這樣,建築之間間隔寬敞,沒什麼人,而且感覺沒有太多質感。
這讓崇尚這所帝國大學的我稍微有點失望。畢竟這裡可是日本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先生當年獲獎研究發表的所在地。
【大阪大學】校園一景。
湯川秀樹先生於1929年來到大阪帝國大學,並且在這裏就讀博士,1938年湯川秀出發表關於原子交互作用的博士論文,並且在1947年被證實pi介子的存在,而獲得諾貝爾獎。
1939年湯川秀樹離開阪大,回到京都大學任教。
但感受起來京大對於湯川秀樹的光榮感感覺似乎比阪大更為強烈。
【大阪大學】校園一景。
【大阪大學】犬養池。
犬養池又稱作犬飼池,總之就是養狗的意思,是阪大內的一處大湖,個人覺得景觀也不甚美麗,水質也不乾淨,但還是有些人在池邊釣魚。
【大阪大學】資訊中心。
總覺得阪大的建築物幾乎都很方正,跟京大的優雅程度相比差距相當明顯,也或許過去的校區不在此處,因此很難找到一處可與歷史共鳴的痕跡。
過去的阪大原址是在中之島上方,然而現今的原址也已經成為一棟阪大中之島中心的高樓建物。
【大阪單軌列車】萬博紀念公園站
離開阪大後,準備來去難波的八阪神社一會美麗的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