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堺電車】前往住吉大社,新今宮站。
要前往住吉大社,有一個很新鮮的交通工具可以搭乘,就是和東京荒川線齊名的阪堺電車。
既然是阪堺,顯然就是連結大阪與堺市。
是大阪市區目前殘存的唯一一條電車路線了,因此從車站外觀就可以感受到這個小巧電車的悠久歷史。
【阪堺電車】住吉。
搭乘電車在住吉站下車,住吉大社即在不遠處。
會想來住吉大社,想必是因為這裡被稱為「大社」的緣故。
想到被稱為大社的神社體並不多,例如說「出雲大社」,因此被叫做大社顯然是有來頭的。
住吉大社的歷史完全可追朔至難波王朝的時代,也就是飛鳥時代以前,當日本首都來停留在大阪的時代。
因此距今也有一千年左右的歷史了,這樣宏偉的歷史痕跡真的是很難能可貴。
【住吉大社】大門。
【住吉大社】神道。
住吉大社上頭有特別標明「官幣大社」,是社格最高的神社,而「官幣」則標明是由「國家」出資作為寺院的費用。
過往的「官幣」實際上是由「皇室」出資,而國家單位出資的則稱為「國幣」,目前兩幣已經合稱為官幣。
【住吉大社】神馬講。
住吉大社有一個神馬講的儀式,會在每年的1月7日奉納神馬,在當日看到白馬的人整年都會平安。
算是滿神奇的傳統。
【住吉大社】反橋。
【住吉大社】反橋。
住吉大社最美的景致莫過於這座「反橋」了。
反橋的名稱來源是因為從湖上可以完全看出他相反的倒影,形成一個核桃狀。
【住吉大社】神社。
越過反橋之後,終於要進入神社內。
住吉大社的來源主要是大和政權時代日本大量的遣唐使必須從難波灣出海,為了祈求航海平安,在難波的南方,也就是住吉這裏建立祭祀三位海神「底筒男命」「中筒男命」「表筒男命」,以及大和政權時代來到住吉大社祈福之後,懷著身孕便上戰場征韓的「神功皇后」。當然最後神功皇后有返回日本,並且生下應神天皇,其後還不斷出兵平定多方戰爭,其威猛與其岳父為日本武尊或許多少有點關係。
【住吉大社】神社。
【住吉大社】神社。
住吉大社採用的是與一般神宮的「神明造」不同,這種類似神明造屋頂材質建立的類似唐門的風格被稱作「住吉造」。
看起來小巧卻很有威嚴。
儘管內心仍然焦躁不安,我還是在這裡抽到了第三張的大吉籤。
對於人生,我必須更加積極努力才行。
【住吉大社】石舞台。
【住吉大社】石舞台旁的鴨子。
往大社的後方走,還有不少很值得拜訪的東西,清麗的石舞台,站在這裡的時候心情似乎稍顯平靜。
旅行有時候也像是修行,當我們專注在旅行,就像是生活禪的一種方式,專注,然後擺脫妄念和煩惱。
當下其實很舒服的。
【住吉大社】石舞台旁的池邊一景。
【住吉大社】前往輕重石。
住吉大社的斜後方往還有兩個小神社,一個是淺澤社,一個是大歲社,大歲社裡有個很有趣的東西一定要嘗試看看。
這個東西叫做「輕重石」。
所以沿著輕重石告示的方向走,就能夠到達這裡。
【住吉大社】大歲神社。
進入大歲神社,便可以看到傳說中的輕重石。
【住吉大社】大歲神社裡的輕重石。
輕重石的玩法是這樣,
1. 挑選一顆石頭,先對他進行膜拜
2. 之後把它拿起來,感受一下它的重量(滿重的,畢竟是石頭)
3. 放下石頭
4. 開始許願
5. 許完願望後,再拿起一次石頭,如果感覺變輕,表示願望會實現,如果感覺變重,則表示可能還不是時機。
個人完玩的感覺是,真的有變輕!但總覺得會不會是心理作用。
雖然心願到目前為止是算是實現了,但我也很難判別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效。
【住吉大社】御文庫。
返回電車站的途中再次繞回大社,看到了一個被稱作御文庫的建築,似乎是大阪最早的圖書館。
【住吉大社】反橋。
回程的時候走了另一條路,於是看到傳說中的反橋,在底下的倒影,就像是一個讓人充滿遐想的平行時空。
底下倒映出來的世界,或許是一個沒有煩惱,大家安居樂業,善良的世界。
【住吉大社】反橋相關的詩碑。
離開住吉大社,我要前往在大阪的最後一個行程:堺古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