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Hall] 新加坡摩天大樓群。
就是這個光景。當我在心中不停模擬著自己走在新加坡街頭時,眼前想著就是政府大廈周邊這一團群聚的,高聳卻整齊的摩天大樓。
這一棟棟高聳的建築,幾乎成了新加坡邁向現代化的象徵。
而它所座落的舊帝國殖民區,就是我們造訪新加坡的第一站。
當然,在這之前,有個更重要的任務:先到Raffles City找東西覓食吧!
入住的Swisshotel底下就是Raffles City購物商圈,而且地下街可以一路連到Esplanades (濱海藝術中心)站,來新加坡的這幾天,每當不知道要吃什麼,底下的Raffles City就是最好的好朋友。當然也包括早餐必吃的亞坤,底下都一應俱全。
吃飽喝足後,首先踏上舊殖民區的巡禮。
這回的路線是這樣,沿著安德烈教堂往南走,越過安德森橋(Anderson Bridge),之後抵達魚尾獅公園 (Merlion Park),然後向北步行到Esplanades站,再走回Swisshotel。
[City Hall] 新加坡摩天大樓群。
[City Hall] 聖安德烈教堂。
新加坡這塊彈丸之地,會和西洋扯上關係,便在於它命運多舛的歷史。
19世紀初,英國東印度公司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登陸新加坡,開啟了英國的殖民體制,自此新加坡被納入英國管轄,在這塊美麗的海邊築起了大量英式的殖民建築。
這其中的聖安德烈教堂就是一例。
而也因此,新加坡的地名裡,如 Raffles Place,Raffles City,Stamford Rd.,都混雜著過去新加坡殖民的歷史背景。
[City Hall] 新加坡摩天大樓群。
越接近大樓群,越能感受到這座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的都市所帶來的壯麗感。
因為新加坡夠整潔,比起香港,這種高樓反而帶來更為清新舒適的感受。
[City Hall] 浮爾頓飯店。
在新加坡河畔的浮爾頓飯店始建於20世紀,主要是為了記念英國殖民新加坡百年的里程。
浮爾頓 (Fullton) 之名來自新加坡殖民政府第一任總督Robert Fullton之名。
一樣,這裡標記著強烈的殖民色彩。
[City Hall] 新加坡摩天大樓群。
摩天大樓群沿著新加坡和樹立,某種程度可以幻想自己來到了芝加哥。
畢竟對於美國沒有特別有愛,要前往芝加哥的機會可能是微乎其微...。
走著走著,海灣已經在眼前展開成一片。
沿著海灣,遠方是我一直很惦記的大榴槤,超級吸睛的濱海藝術中心。
我曾經很想站在那個榴槤旁邊的,如今卻已經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夢想,因為,我快要走過去了啊!!
[City Hall] 濱海藝術中心,左邊的高樓就是我們入住的Swisshotel。
[City Hall] 濱海藝術中心。
在前往對岸之前,我的右手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景點。
這個景點正在滿載著大批的觀光客。
那就是,一隻朝著海灣噴水的魚尾獅,新加坡最霸氣的景點:魚尾獅公園。
[City Hall] 魚尾獅公園。
一隻宏大的魚尾獅正朝著遠方發揮它強大的威力,他所噴出來的水柱,似乎是一種開放的生命力,告訴新加坡人,我們必須向海外看。
(或許我解釋的太超過了。)
總之,看到這隻獅子,內心不如我一般激動的人,應該是很少吧!
過去的獅子,似乎是孤獨的對著空曠地海灣,但現在海灣的對岸,已經築起來金沙濱海灣,以及金沙育樂城,絕美的燈火環繞這個城市最引以為傲的內海。
[City Hall] 魚尾獅公園,一個充滿力量的光景。
[City Hall] 金沙濱海灣。
離開魚尾獅公園,我們離濱海藝術中心越來越近了。
這座藝術中心應該可以稱為新加坡的國家戲劇院和音樂廳了吧!
個人認為,這樣的球體格局,大概還在中正紀念堂的兩廳院之上呢!
[City Hall] 濱海藝術中心。
而我想站在這座球體旁的理由是,我想知道榴槤上面那些刺到底是怎麼回事。
那就來個驚奇的特寫吧!
多麽有設計感的造景。
[City Hall] 濱海藝術中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