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御所】承明門。
我終於進到京都御所了!對於我這個皇室控然後又深處一個擁有皇室的國家,還在一個作過千年皇城的城市,怎麼會沒有好好逛過這裡的皇城,這實在太不合理了。
近期英國與Netflix合作的「王冠」推出了第三季,我又享受了好一陣子與矯揉造作的皇室相處的日子,而前些日子我也複習了第一二季,然後開始想著...「好想進去京都御所參觀」。
不查還好,一查詢之後發現京都御所早在2016年就已經不用預約,只要通過簡單的安檢就可以來參觀了,那我年初來到京都究竟是怎麼回事。路過了御苑卻沒有進去御所,這個像話嗎?
-
所以我就這樣抽了一天來到御所晃晃。
-
【京都御所】有栖川宮宅邸。
每回來到御所天氣都很好,所以照例來拍了幕末到明治時期的日本宮家:有栖川宮的宅邸,這個家族也算是皇室裡頭相當活躍的家族,其中不乏當過陸軍大將的人物,而其宅邸就在天皇家的前庭,可見其地位之高。
【京都御所】御所外牆。
不過二戰之後宮家全數解體,只留下現任天皇一家的宮家還健在。
然而戰後因為天皇家東幸江戶,京都的御所如今只能稱得上古蹟,而不是真的皇宮。而畢竟御所的開放已行之有年,要再恢復成天皇居所或是上皇居所,感覺可能性似乎不高。
【京都御所】清所門。
要參觀京都御所,不是從正前方的建禮門進入,要走旁邊的清所門,我一直想說這是不是我上次來沒注意到園區開放的原因,但我有去清所門對面的旅遊中心,所以總覺得應該不合理啊。
【京都御所】御所參觀證。
於是我終於進到御所了,莫名的興奮啊!這是日本皇室過去的居所,而這個皇室目前仍然現存,是過去輝煌的亞洲大帝國的皇室,雖然比起英國的皇室,駕著馬車到國會演講,住在碩大華麗的宮殿裡,日本的皇室看起來低調很多,但該有的繁複感仍然不少,日本皇室掌控著日本神道教的神職,因此大量的傳統日本儀式,都由皇室一肩扛起。
領了參觀證,接受簡單的安檢,就可以自由地按照順路參觀整個京都御所了。
【京都御所】內苑。
京都御所看起來就像是很精緻的博物館,或者是園林,很難感受過去在裡頭生活是什麼樣的氛圍,我想有些地方天皇應該怎麼樣都不會過去才是。天皇不能隨意出城,某種程度很像是被軟禁的一個角色。待在這個空間一輩子,就算說住的地方很大,也實在沒有什麼好慶幸的。
想想我真的很矛盾,就明明就是皇室控,但是又很愛否定皇室的一切,也就是這種矛盾讓我感受到皇室就像是一種活的古蹟那樣吸引人吧。
【京都御所】客房區:諸大夫之間。
剛開始會先看到客房,這裡算是宮廷的外院,是給來訪的客人居住的地方,當然那些來訪的客人可不是簡單的角色,所以客房也夠華麗的了。
雖然看起來還是很質樸的日本建築樣式,但是感覺架構上就是比一般建築大上許多,王公貴族的居所就是放大版的民房或是寺廟的感覺。
【京都御所】新御車寄。
御車寄就是客人來訪時的迎賓處,客人會先在此稍作等候,等待宮家的人從內部過來迎接。
京都御所內有兩個御車寄,一個是舊的,一個則被稱作新御車寄。
【京都御所】南庭。
我們一路從清所門進來,便沿著外苑向南邊走,到建禮門內的一側,在此處會看到紅色的圍牆,這裏就是天皇上朝的地方,雖然說是什麼上朝,但實際上天皇根本沒朝可上,所以這裡大致上就是儀式用的地點,雖然被稱作天皇的正殿,但使用度並不高。
【京都御所】承明門。
接著我們要進入南庭的前門,承明門。
承明門就在建禮門內,理論上進入建禮門就可以第一眼見到承明門。
【京都御所】承明門。
看到承明門會有種進入日本皇家宮殿的感覺,和外頭那些御車寄等樸質的建築物風格不太一樣,走的是平安京的古代日本宮廷樣式。
當年的平城京,難波京大極殿都是這樣的建築物,而京都御所則是目前還現存的真正的宮殿樣貌。
【京都御所】承明門。
走進承明門就可見到御所最大的供電:紫宸殿。
想著這個景色想了我多年,能夠親眼看到紫宸殿還真的是滿心悸動。
【京都御所】紫宸殿。
紫宸殿前庭現在被規劃出很整齊的紋路,觀光客只得由旁邊的道路走過,但也因為這樣,可以拍到沒有人的紫宸殿。
因為日本天皇沒有實權,因此其大殿就沒有所謂文武百官上朝的概念,過去紫宸殿一直是立太子,天皇即為,開國等重要儀式時會使用的地方。
現今的這個紫宸殿是在1855年,江戶幕府時期所建造。
過去平安京時期,國家大典原本都是在大極殿舉行,而後因為平安京衰敗,大極殿衰敗,天皇東遷洛陽,因而以紫宸殿取代了大極殿,然後長達數百年。
【京都御所】春興殿。
眼前的這座小建築在紫宸殿的左後方,在鎌倉時期,春興殿是日本皇室的神器「八咫鏡」安放的地點,如今神器已移轉東京,因此這裏當然也跟著失去功能。
我們現在所進來的京都御所,被稱作「里內裡」,是過去平安京時期天皇以外的皇族成員所居住的地方,被稱作「土御門東院殿」,因為平安京大火,天皇倉促逃離中軸線上的大內裡,轉往京都東側的里內裡居住,而從南北朝統一之後開始,1392年開始,土御門東院殿被定為天皇的居所,也就是皇居,直到明治時期天皇遷都東京為止。
【京都御所】蹴鞠之庭。
接著開始是往北走的路線,首先會在紫宸殿後方的小空間發現這只「蹴鞠之庭」。
這裏是一塊小空地,就是過去的皇室成員打球的地方。
【京都御所】蹴鞠之庭。
看這彆扭的名字,就知道打的球肯定不是什麼刺激的競賽,這種球類運動是一種培養禮節的活動,旨在相互禮讓。
所以說「哥打的不是球,是禮節」。
【京都御所】御池園。
在蹴鞠之庭的對面就是一座皇室自己的園林,被稱為御池園,雖然現在看起來嫩綠飽滿,感覺一片舒適的樣子,但當年在這裡居住的皇室成員,大概天天看,早就看到煩悶了吧。
【京都御所】御常御殿。
到了御常御殿,就比較接近天皇的私生活了,天皇的一般起居都是在這個看起來很宏偉但一點也不豪華的大房子裡居住。
所以個人覺得比起歐洲皇室,日本皇室還是溫潤多了,雖然建築有些金邊裝飾,但也稱不上是什麼金碧輝煌的宮殿。
【京都御所】御常御殿。
不過特別的地方就是,我覺得裡面非常的寬敞,而且高大,大概要這樣的走廊,才能夠容納公家那拖得非常冗長又繁雜的衣物吧。
所以我才會覺得皇室建築就是放大版的民宅或寺廟,不鋪張,但是用巨大來表現出皇族的身份。
【京都御所】土御門內裏跡。
於是我的京都御所之旅結束了,在門外我拜訪了土御門內裏跡,這裏便是過去的里內裏皇室宮殿區,而其中一座土御門東洞院則是現今的京都御所,剩下的建築物幾乎已經被拆除或是凋零殆盡了。
整個京都御所周邊完全沒有那種皇城該有的大氣,已經在天皇遷都兩個世紀左右被修剪成為一座碩大的公園。
【京都御所】護王神社。
於是在離開時順道拜訪了護王神社,護王神社位在此地,可見和皇室一定有非常緊密的關係。
在桓武天皇平安遷都之時,當時的貴族和氣清麻呂協助了天皇進行遷都工作,因而成為了平安京守護神,被供奉在護王神社。
而這座護王神社是在明治時期建造。
【京都御所】護王神社。
護王神社的一大特色就是其守護神像不是狛犬,而是狛豬(野豬)。
【京都御所】護王神社。
護王神社的整個社風非常獨特,有種傳統日本神社的氣氛,上頭的神符也是搶眼之物。
這裏通常是用以祈求消除病痛,災厄,已經成為了現地居民一個很平凡的信仰中心。
【京都御所】護王神社在明治時期的紙鈔上。
而這個護王神社重要的點就在於,明治時期的紙鈔也有護王神社的蹤跡。
也許和氣清麻呂算是一個皇族意識形態的象徵,將其帶到紙鈔上,有助於宣揚日本是一個天皇的國家吧?
然後我結束了京都御所的旅行。
目前清點下來,京都之旅大致上在這邊會告一段落,儘管我還在京都生活著,但好像對於京都並沒有熱切的想旅遊的欲望。
不過儘管如此,後續的日本旅程也夠我分享的了。
於是我要將鏡頭拉到研究室的活動:鳥取,做個簡短的小介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