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3561 
 【798 園區】建築一景。

一個大城市,對於文創這一塊,如果沒有蓬勃發展的好空間,那這個城市就僅能稱的上一個住人的聚落了吧!
說文化是當代城市最要緊的一項事業,完全不過分。

而當廣大的城市裡原有的老舊工業聚落轉成了這樣文化創意的場所,
也就代表這個國家開始超越了洪荒時代-人不再只是為了經濟發展,溫飽的事業而生存著,而有著更渴望被藝術滋養的,鮮活的靈魂。

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場景,是大學德文課裡頭對於德國魯爾工業區的介紹。
Ruhrgebiet - 老舊工業區靠著藝術,文化,創意產業的推波助瀾之下,一舉成為歐洲文化首都。 

而台北也逐步有了這樣的街景,華山藝文特區,松山文創園區,清一色圍繞這一概念發展。
上回訪問過的上海莫干山也當是這樣目的而存在。
至於中華帝國的首都-北京,如果沒有這樣的空間存在,又怎能展現它聚集中國藝術精英於一身的光輝呢?
於是乎,北京798藝術園,就是這典型文創的代表。

對於訪問北京798有感,此園區與其他園區不同的地方是,它的藝術有著「共產中國型態的藝術味」。
這與我在其他地方看過的藝術相較,更顯得印象深刻且具有代表色彩。

IMG_3553 
  【798 園區】 老兵藝術品。

比方說,站在路邊的這個老兵,解放軍十足的風味是不是顯得濃厚?
這種歷經滄桑感的中華文創事業,用一種顏色來代表,就是共產黨的「紅」吧!

798園區想要搭乘地鐵還真是要有一番腳力,
已經折騰多天的我們最後選擇北京最令人詬病的交通工具-出租車。

798園區為1950年代由蘇聯援助建造的工業區,建築風格多採用Bauhaus風格,
這是德國在威瑪共和時代所提出的建築典範。
主要是「簡單」,「實用」,「美觀」的三大元素,代表著人類世界中的「哲學」,「工學」與「美學」。

所以建築外觀雖然老舊,但在美學上並不顯的礙眼。

1990年代工業區逐步沒落,藝術聚落即開始在北京的大地上滋長。

IMG_3568
【798園區】園區一景。很不湊巧李同事被我入鏡了。

偶然在廣場上看到一只大黃蜂,架構和姿勢就是帥氣非凡。

IMG_3572
【798園區】大黃蜂。
 
園區有不少文創的小店,對於來北京要買紀念品,卻不知從何下手的人,這裡的商品倒是很值得考慮。
畢竟比起前門大街或風景區那些品質不彰的商品,這裡的質感確實是比較令人接受。

偶然可以在此處享受簡單的藝術饗宴-畫廊。
這裡頭大部分的展示都是不用錢的,所以如果只想培養自己當個文藝素養具備的高知識份子,來這裡也是恰如其分。


IMG_3574 
【798園區】某處畫廊-水和建築的寧靜感,我很喜歡這種感受。
 
當然既然是工業區,免不了要有一些工場的配件,與周圍相較起來,
老舊的拖吊器械也顯得很有味道。

IMG_3576
 
【798園區】園區一景。

IMG_3580
【798園區】園區一景。

下面這堆疊的恐龍,鮮紅色的感覺就展現了赤色中國當地的獨特藝術風格。
而這意味著什麼我其實並不清楚。

如果是由我解讀的話,我會解是成是中國的革命時代的冷卻,那些恐龍,可能是鮮紅色邪惡的四人幫代表-江青/姚文元/張春橋...等人。
關入牢籠中相當於是對於他們的審判,要將血淋淋的革命巨獸自此綑在不見天日的地方。

我的思想一貫帶有政治味(笑)。

IMG_3586
【798園區】園區一景。
 
園區極大,若往更偏僻處走,會見到一些正在整修,尚未成氣候的建築物,
一路連結到751火車站,而這火車站當然也早已荒廢,也變成了未來繼續拓展園區的新興區域。

百年前,北京是一派混亂,戰爭,飢餓,傾頹。
而百年後的今日,倒是已經成了文化昌明的都城了。

那些我所敬愛的,北京出身的偉大文人們。他們是否也關注到了呢?

IMG_3590  
【798園區】751園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吉田玉米 的頭像
    吉田玉米

    我的世界,來自於無限城市的串連。僕の世界は広大な風景が無限に繋いで築くこと

    吉田玉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