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9808.JPG
【法蘭克福】歌德故居。

來到法蘭克福,還是要繼續維持歌德粉的角色。
來到法蘭克福的第一站,我來拜訪的就是這裡:歌德故居。

比起威瑪的歌德故居,個人認為這裏的故居反而不是那麼的重要,畢竟對於歌德的人生來說,威瑪的故居才是真正讓他引領整個德國的核心。
法蘭克福的故居,只是短暫畫過了歌德的童年時代。

儘管如此,歌德身上的些許成就,似乎也不能完全不歸功於他在法蘭克福的這段日子裡,他的父母所培育他的一切。

IMG_9809.JPG
【法蘭克福】歌德故居。

歌德的父親是神聖羅馬帝國議會的議員,而母親則是法蘭克福市長的女兒。
在如此顯赫的家族背景之下,歌德的生活顯然十分富裕,也因此他可以很自然地接受高等的教育,並且把心力專注在文學的土地上。

IMG_9810.JPG
IMG_9812.JPG
【法蘭克福】歌德故居:展示。

歌德故居的一樓有一個擴大的展廳,展示著歌德的文稿和故居的藏書。
這裏有一個很大的缺點是,故居的簡介全都是德文。個人一直以為法蘭克福的國際化程度要比威瑪更好一點,反而是威瑪的歌德故居有相當多的英文介紹。

展廳裡也展示著歌德時代的德國藝術作品,並不全然是屬於歌德本人和家族的物件。

IMG_9814.JPG
【法蘭克福】歌德故居。

沿著走廊,可通往另一處,也就是從外面看起來是鵝黃色的建築內部。
這棟建物便是實質上的歌德故居,1749年8月28日,歌德在此誕生,直至1765年,他前往萊比錫大學修讀法學以前,一直是在這棟房子裡生活著。

一樓的展間有歌德的母親用來放置收藏品的「黃廳」,以及全家人用餐的巴洛克式房間「藍廳」。

IMG_9816.JPG
【法蘭克福】歌德故居。

沿著樓梯向上,這時恰巧遇上了一群來校外教學的德國小朋友。
因為小朋友參觀的房間館方會把門關起來,避免吵到其他旅客,館方還一直跟我說抱歉,要我先去看看其他的房間。

IMG_9819.JPG
【法蘭克福】歌德故居:北京廳。

二樓最有看頭的房間是呈現一派喜氣紅色的「北京廳」,這個房間是用來招待客人的地方。
在七年戰爭期間,法軍曾進入此地,將此房間作為軍舍使用。

IMG_9825.JPG
【法蘭克福】歌德故居。

故居的三樓有一處人偶間,展示著過去歌德四歲時的一份禮物:一個木偶劇場擺飾。
這個木偶劇場曾出現在歌德早期的作品《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顯見木偶劇場在歌德童年的影響。

這個故居在二戰中其實也幾乎被炸毀,眼前的光景是後來重建的產物。
雖然對於戰爭的殘酷帶有一些遺憾,但對於參觀德國歷史建物,這種事情真的是已經習以為常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吉田玉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