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812.JPG
【明故宮】明故宮路。


明故宮,位於總統府大行宮站的下一站。也在南京的市中心。

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南京,自此修建了明故宮。

爾後燕王朱隸遷都北京,南京宮城便年久失修,遭遇大火,戰亂。

太平天國後,明故宮的斷岩殘壁被拆除。僅留下廣大卻毫無生息的空地。表達了一個江南首都衰敗的悲哀。

北平故宮便是仿明故宮而做,因此,南京,在帝國史上的地位,十足是超前北京的。
南京,數百年以前,也曾是如此風光,如此高高在上。

 

現在的故宮,在民初規劃中山路時,被一路切割成南北兩塊,北邊規劃為明故宮公園,南邊為午朝門公園。
僅在午朝門公園上殘存了明時的宮門,其餘皆是一些標示性的石碑,告知來訪者當初此地為何建築。

確實是顧名思義的遺址。  

IMG_1819.JPG  
【明故宮】謹身殿遺址。

來到明故宮時已經接近傍晚,很慣性的前往了位於北方的明故宮公園,裡頭的建物早已是近年才修建的。
僅能在廣大的廣場上體會當年明朝宮廷的壯闊。如果消失的阿房宮,此情只待成追憶。

明故宮公園裡框出一塊又一塊的草地,立有石碑標示著明朝故宮規劃時此地為何建築。
謹身殿,朱元璋上朝是更衣之宮殿,更衣後才得以上朝。

從謹身殿到朝殿仍有段距離,可想見明帝國的風光。

IMG_1820.JPG  
【明故宮】明故宮公園。

明故宮公園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古蹟,唯獨站在浩大的廣場上,體會著曾經和明初帝王佇立在同一片土地上。
小時候歷史課本中的人物,變成了近在咫尺的靈魂,扎扎實實的在這個土地上釋放從前光榮的英姿。

走著走著,差不多六點左右,天色已漸漸暗去,對面的午朝門公園,看起來似乎陰暗的有點恐怖。
於是乎,為了旅程的完整性與安全性,決定先到新街口來份鴨血粉絲煲,把午朝門公園留在明早的行程。


午朝門公園,似乎比明故宮公園更有看頭,裡頭保存了明故宮中的午門,還有金水橋等特色建物。
從前的明宮殿,變是一路由午門通至明故宮公園底,想了想總為此感到驚嘆。

IMG_1833.JPG  
【明故宮】午朝門公園。

來公園裡散步的人也頗多。
由中山東路的大門進去,走到底便是午門。

IMG_1834.JPG  
【明故宮】午朝門公園。

走著走著,似乎看到某個有名的東西,「方孝儒血跡石」,石頭上不是真的血跡,只是後人對於方孝儒的紀念,
而將石頭取了這樣的名字。

方孝儒,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明初的大儒學家。明成祖攻陷南京時,方孝儒撰文討伐。
明成祖曾受大臣的勸告招降方孝儒,希望方孝儒能替明成祖的北京政權背書。
方孝儒以紙筆寫了:「燕賊篡位」,激怒了明成祖,於是乎,方孝儒被剁了嘴,殺了身,也被誅殺十族,連累者數千。

方孝儒對於明成祖的政權給予「篹」的定位。
歷史上說明方孝儒被施以磔刑,也就是俗稱的凌遲。
也有一傳說方孝儒被腰斬,再死前以手沾血在城內地磚上寫了13個篡字,第13個篡尚未完成便當場氣絕。

無論如何,這位偉大又倔強的儒學者,在歷史上以極為悲劇的結果收場。

史上還沒有在午門內行刑的案例,而明成祖為方孝儒首開先例,以消弭心頭之恨。

IMG_1835.JPG  

IMG_1836.JPG  
【明故宮】方孝儒血跡石。

午門,前方隔著金水橋,是為護城河前的橋墩。
北京故宮仿南京故宮而做,因此天安門前的也有金水橋和金水河的存在。

午門還真是壯觀,想像著午門與明故宮間的距離,想像著城牆相連之後,那有如鐵壁的萬仞宮牆。

IMG_1840.JPG  

IMG_1841.JPG 
【明故宮】金水橋。
 

走在城門內的同時,還不忘用手觸碰這冷冰冰的石塊,這是我對於歷史接觸的習慣動作,
想著自己跟從前的人們因為觸碰到相同的東西而連結在一起。

這就是數百年前的歷史吧!

IMG_1846.JPG  
【明故宮】午門。

午朝門公園賣點其實也就是這個午門,但在歷史的回想中卻總讓我感觸很深。
從前的權力象徵,化做現今遊憩與觀光的景點。
還真是有種古今不同調的疏離感。

於是乎,又看到了石碑,又因此殺了一點記憶體空間。

IMG_1847.JPG  
【明故宮】明故宮遺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吉田玉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