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貝克】布登布洛克之家。
在呂貝克的第一個故居就在聖馬利安教堂的對街:布登布洛克之家,在呂貝克,想耍一點文青,就要來布登布洛克之家沾染一些文學的氣氛。
這個建築,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曼的故居,或者應該說,他就是在這裡長大的。
托馬斯曼是呂貝克人,這座小屋,以他知名的小說「布登布洛克之家」為名,小說內容描述的是呂貝克貴族沒落的憂傷,而這個房子,也正是他見證呂貝克貴族衰亡的地方。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建築也是他領取諾貝爾獎的地方。
特別註記一下,是照片上白色的那棟建築,不是Tiger的那一棟(笑)。
【呂貝克】布登布洛克之家。
既然是故居,那就來看一下地景介紹。
「這是曼家族1842-1891的住家與商家所在處,以湯瑪斯曼的小說『布登布洛克之家』為名。」
【呂貝克】布登布洛克之家。
剛進入故居就會有種文青風上身,不過故居的地景幾乎已經被清除掉了,與其說是故居,不如說是一個博物館。
儘管如此,二樓還是有不少當時他們居家的擺設,也是能夠感受一下當時托馬斯曼在故居裡頭生活的情況。
【呂貝克】布登布洛克之家。
一樓的區域很多是講述托馬斯曼與他哥哥的介紹,托馬斯曼和他的哥哥不甚和睦,托馬斯曼的哥哥:海恩里希曼也是一位作家,然而他的哥哥總是批評托馬斯曼的作品無聊,兩人在文學的領域落得了不和的下場。然而,海恩里希曼晚年在加州發表的兩部關於法王亨利四世的作品,托馬斯曼仍給予兄長「壯闊又生動的藝術品」這樣的評論。兩人或許不算是那麼友好,但在文學上,或許也能稱得上是相互依存的夥伴。
托馬斯曼1875年在這間屋子裡出生,隨後父親於1891年過世,全家舉家遷往慕尼黑,托馬斯曼自小喜歡寫作,不喜歡學校的教育,高中之後,他勉強加入了慕尼黑工業大學,學習經濟與歷史,以便為他的記者人生鋪路。隨後,他進入火災保險公司任職,不到兩年的時間,他決定離職,在隔年他獲得父親的遺產後,他開始把重心放在他熱愛的寫作上,1898年他的第一部作品《費里德曼先生》出版了。
【呂貝克】布登布洛克之家,展覽。
1901年,托馬斯曼著手寫了第一部小說「布登布洛克之家」,成為當時同感階級沒落人士的熱烈迴響,隨後這本書開始暢銷,呂貝克也因為這本書成為重要的觀光景點。
威瑪共和期間,托馬斯曼發表了他最著名的小說「魔山」。
然而1929年,諾貝爾獎文學降臨到托馬斯曼的身上時,這個獎項不是因為魔山,而是因為他在將近30年前所寫的那一本「布登布洛克之家」。
托馬斯曼在這間小屋子的二樓受獎,那是一個讓這座小鎮光榮的時刻。
托馬斯曼在二戰期間逃往蘇黎世,隨後到美國加州定居,最後又返回蘇黎世,直到過世。宏偉的文學巨擘,就像是當時的知識份子那般,最終只得放棄他那歇斯底里的祖國。
但作為經歷貴族衰亡的血淚史的他,或許不難體會,很多歷史的必然是扭轉不來的。
【呂貝克】布登布洛克之家。
布登布洛克之家的二樓有一些模擬當時擺設的展示,畢竟這座博物館幾乎是以展覽方式呈現,這些傢俱想必也不是當時托馬斯曼家族使用的器具了吧。
不過從居家擺設上,多少還是可以想像當年家族繁榮時期的風景,他的父親是呂貝克的議員兼商人,在德意志帝國的時代,貴族仍然是整個社會裡頭最堅實的份子。
民主時代的興起,王權時代的殞落,也代表著貴族理所當然走下台階的歷史悲劇。
【呂貝克】布登布洛克之家,展覽。
托馬斯曼關於家庭的介紹:
"Meine Kindheit war gehegt und glücklich"
我的童年受到珍惜且幸運。
也因為這樣的感觸,使得他得以體會那種被剝奪的劇痛吧?
- Jan 25 Fri 2019 19:45
[ Deutschland ] 德國。呂貝克 Lübeck。布登布洛克之家。托馬斯曼的時代之音。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